close

一件新近修複好的石鎧甲正在展出。石鎧甲的每一片石甲都經青銅絲連接,可以自由翻捲伸縮,能保證穿著的活動性。(視頻截屏)石頭盔每一片石片的弧度都不一樣,符合臉的結構,在肩膀部位都有一個弧形的凹槽,適應人體的結構。(視頻截屏)考古現場。
  秦始皇帝陵在世界上被認為是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的帝王陵墓之一。據悉,編號為K9801、面積13000多平方米的陪葬坑近日正在進行試挖掘。而種種跡象都表明,這個陪葬坑很有可能是秦始皇帝陵一座大型的“軍備庫”。
  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盔甲整齊疊壓的狀況判斷:秦軍的管理十分嚴謹,不僅隊伍排列整齊分明,而且物資擺放也高度集中統一,井然有序。
  製作一件石甲需一年時間
  K9801陪葬坑位於秦始皇帝陵園東南部的內外城之間,距離現在的封土約200米,平面為長方形,主體部分東西長130米,南北寬100米,南北兩邊的東西端各有一條斜坡門道。連同四條斜坡門道,該坑總面積達13000多平方米,是迄今為止秦始皇帝陵園城垣以內發現的面積最大的陪葬坑。在試掘方中出土有大量密集疊壓的、用扁銅絲連綴的石質鎧甲和石胄,其中石質鎧甲約87領,石胄約43頂。
  專家分析,石甲胄的製作應該結合了當時的玉器加工工藝:石料的開片及製作甲片的粗坯;細緻打磨基本形成的片體;鑽孔與拋光;編綴成形。通過實驗,手工加工一件平均有600片的甲衣,以每人每天正常工作8小時計算,需要工時344—444天,也就是說,製作一件甲衣,需要一年的時間。而陪葬坑內的鎧甲和甲胄用到的甲片總數超過500萬片,其所費勞動量是巨大的,秦始皇帝陵的規模也由此可見一斑。
  在這個龐大的坑內,估計有上千件石質鎧甲、頭盔,還有二號坑曾經出土過的馬韁索、青銅車馬器構件、青銅錛、箭頭及其他軍用裝備文物,所以,有關專家認為,這個陪葬坑,應確切地稱它為秦兵馬俑地下宮城的軍備庫。
  戰服設計外觀與實戰並重
  陪葬坑出土的鎧甲,主要由前後兩片構成,前甲護胸,後甲護背,有的還配有護肩膀的披膊甲。據考古工作者介紹,裙甲不僅多採用小甲片,而且甲片與甲片之間的間隙也比身甲要大得多。這一別具匠心的特殊設計,使裙甲上下翻動更加靈活,從而使勇士身著鎧甲行軍作戰不受拘束。
  石質頭盔頂部到側片下端長度約為30釐米,直披肩膀,對頸部和肩部起到了較好的保護作用,使整個頭盔顯得更加完美。甲衣和頭盔的設計,充分說明秦時軍隊戰服設計已十分先進,不僅註重了外觀的美,更註重了實戰的需要。
  考古專家根據出土盔甲整齊疊壓的狀況判斷:秦軍的管理十分嚴謹,不僅隊伍排列整齊分明,而且物資擺放也高度集中統一,井然有序。
  從出土的文物看,兵馬俑的質地與鎧甲的質地完全不同,顯然鎧甲的石料加工工藝,比兵馬俑的泥土燒制工藝要考究得多,精細得多。考古工作者由此推斷,當時秦軍有著嚴明的等級和待遇區分。
  魚鱗甲具有很高研究價值
  我國古代甲胄在殷商、西周、春秋戰國時期主要以皮革為原材料。
  據介紹,此次出土的甲胄的甲片全部用青石切削打磨而成,甲片根據人體的不同部位設計成不同的形狀,有長方形、方形、等腰梯形、圓形、覆瓦形、弧形、尖尾形等,每片甲片都有方形或圓形的小孔,並用扁銅絲連綴在一起。甲片未被疊壓的邊上有一道抹棱修飾甲片,未被疊壓的角有抹角,使甲片的疊壓更加互相貼合。這些甲胄形態精美,製作工藝高超,但並不是實戰裝備,而是根據“事死如事生”的觀念,為秦始皇陪葬用的,象徵地下“軍備庫”。
  這些石鎧甲雖然打磨工藝類似,但形態上卻各不相同。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部副主任張衛星介紹,“像魚鱗甲,我們看到它打磨得非常精緻,除了邊緣的打磨和錶面的拋光以外,還有很多穿孔,有圓孔,有方孔。”專家介紹,魚鱗甲此前一直被認為出現在漢代,由級別較高的軍官穿著,此次在K9801中發現魚鱗甲,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而除了鎧甲、頭盔,考古工作人員還發現了披在戰馬身上的馬甲以及和車馬配備的青銅零部件等。這些跡象都表明K9801陪葬坑的功能類似於一個大型的“軍備庫”。據《海峽都市報》
  考古學家成功“解剖”
  中國史前最大石城的石城牆
  新華社西安12月18日電(記者 馮國)經持續不斷的考古發掘,考古學家今年在中國史前最大石城——神木石峁遺址不僅發現了現存最早的馬面與角台,還對石城牆(上圖)的構築方式進行了“成功解剖”,揭示了四千年前城防建築起始階段的構築技術與方法,為研究史前人類築城的理念與實踐等提供了珍貴資料。
  據瞭解,位於陝西省神木縣的石峁遺址最初發現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經近年來持續的考古工作被確認為中國史前規模最大的石城遺址,尤其因去年發現的巨大城牆、完整的城市結構和罕見的東城門址而被評為重大“世界田野考古”項目之一。
  根據考古發掘,考古學家今年重點對石峁古城的東南角城牆進行了考古發掘,確認城牆外側存在著加強攻防功能的馬面和角台等建築,還對石砌城牆的多處段落進行了全方位“解剖”:不僅發現石砌城牆是由石塊和草拌泥構築而成,而且發現城牆因地勢開地槽築基,尤其是靠向城外方向的基槽要向下深挖一米左右,如此一來則需砌上一米左右深的石頭之後,再與面向城內的地面找平,從而向上繼續砌築城牆。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長王煒林說,古代的城門、馬面和角台可以說是城牆攻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石峁古城建築的外立面可謂十分平整,這在四千年前就能實現讓人十分驚訝。特別重要的是,在平整的外立面之內,石峁人因地制宜地使用了草拌泥,將一塊塊不規則的石頭“焊接”在了一起,從而留存下瞭如今的珍貴文化遺產。
  此前的考古調查與勘探表明,石峁古城的石砌城牆主要由內城牆和外城牆組成,其中內城牆現存長度5700餘米、外城牆現存長度有4200米,皆寬約2.5米,保存最好處高出現今地表1米有餘。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長孫周勇說,如今考古發掘的東南角城牆位置處於遺址的最高點,這個地方城牆大部分是因地制宜且蜿蜒而去,其實整個石城的城牆基本是依照地勢來造。
  根據初步考古勘探判斷,陝西省神木石峁城址始建於4300年前,到夏代(距今4000年)毀棄,是世界上已知史前城址中最大的一個。  (原標題:秦始皇陵疑似地下“軍備庫”曝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p76upvkn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